在河南駐馬店等花生產區,脫殼機的普及直接推動了產業鏈升級。以正陽縣為例,2024年全縣推廣1200臺中型脫殼設備后,花生加工周期從45天縮短至10天,帶動農戶年均增收3200元。這種機械化轉型不僅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,更通過統一加工標準提升了花生仁的商品化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設備選型需匹配種植規模。小農戶適合選用價格1-2萬元的小型電動脫殼機(如6BH-180型),而合作社則可投資5-8萬元的全自動流水線,集成去石、色選等功能。云南臨翔區某合作社的案例顯示,采用"設備租賃+技術培訓"模式后,花生加工利潤空間擴大22%。政策層面,農業農村部已將花生脫殼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目錄,部分地區補貼比例達30%,顯著降低推廣門檻。